中藥禁忌拆解 點解食清熱藥不可以食辣?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16/05/31 17:11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7

分享:

分享:

(攝影:陳智良)

矛盾,可以發生在人際之中,亦可以在中藥與食物之間發生。為安全起見,我們必須認識一下它們的矛盾,更重要是,學會化解當中的矛盾,真正得到藥到病除的療效。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註冊中醫師黃展鴻表示,中藥與食物之間發生的矛盾,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「相沖」。

舉例說,人參有大補元氣、補脾益肺的作用。一般人疲勞或氣虛時,會服用人參消除疲勞或補氣,但飲完人參茶,卻在食飯時吃了白蘿蔔,那就有很大問題,因為白蘿蔔是下氣、消食類食物,與人參的補氣功能完全相反,兩者同時進食,功效全抵消。

黨參、黃芪、西洋參等中藥,同樣應避免與白蘿蔔同服,更甚是這些中藥還應避免與寒涼食物包括芹菜、冬瓜、絲瓜(又稱「勝瓜」)、大白菜等食物同服。最安全做法,服用該等中藥的當天,不吃任何寒涼食物。

謹記服用中藥的飲食忌諱

事實上,當身體在某些狀況下而需要服用中藥,有些食物不能進食。以下兩項飲食禁忌,大家必須謹記:

1. 清熱藥忌辛辣食物

身體有熱象時,中醫會處方清熱瀉火類中藥,如黃芩、黃蓮、黃柏等,又或處方清熱解毒類中藥如金銀花、連翹等。

在服用這些中藥期間,應避免吃辛辣食物如辣椒、咖喱、胡椒等食物,否則會出現助熱生陽的反應,削弱清熱中藥的療效,甚至出現喉嚨痛、黃痰、口乾等更加嚴重的熱象症狀。

2. 陽虛忌生冷食物

陽虛人士本身有畏寒肢冷、精神不振、面色蒼白、大便溏薄,可服用鹿茸、菟絲子、杜仲、肉蓯蓉等中藥補陽氣,但當病人同時飲用冷飲或進食生冷食物如魚生、雪糕等,補陽效果會大大降低,陽虛症狀加劇。

藥量不同  功效隨時相反

黃醫師表示,中藥也有機會出現自身的矛盾,意思是就算同一種中藥,用量不同,功效各異,卻會產生相反功效,即是陰陽互轉,以下兩種中藥是自相矛盾的代表:

  • 黃芪:此藥可補氣升陽、利水消腫,對血壓亦有作用,用量在 15 克以內可以升高血壓,但如果用量多達 35 克以上,反而會降血壓,可見同一種中藥,既能升血壓,又能降血壓。
     
  • 白术:此藥功效為補氣健脾、燥濕利水,一般用量為 10-15 克,有健脾止瀉作用,但當劑量大於 30 克時,其功效會由止瀉變為通便,止瀉是減慢腸藏蠕動,而通便是促進腸藏蠕動,同一樣中藥卻存在兩種極端的功效,甚為少見。

總括而言,中醫治病之道貴乎平衡,包括陰陽平衡、五臟六腑平衡。如果忽略平衡,往往服用中藥時會產生其他問題。有需要時,服中藥前應當先諮詢中醫師,在明辨病因及個人體質情況下,合理使用中藥。

撰文 : 何寶華 TOPick 記者